2017/11/30

5-1 IFRS制度

企業財報 必須遵循會計制度規定

IFRS 會影響股票投資嗎?

當然會影響!
我們在之前討論過許多基本面分析的資料來源
例如 : 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、現金流量表等等...
從每筆帳的紀錄方式、存貨怎麼算、盈餘如何認列,
到應該揭露多少資訊、何時該發布資訊
都是會計制度規範的範疇。

外資、投信、還有像你我一樣的許多散戶投資人,
很多都會看基本面。就連純粹炒股,也都會拿基本面當作題材
當然 IFRS 制度會影響股票投資,而且會造成大波動!
至於怎麼影響,其實我國以前不是使用 IFRS,
先來大概了解一下IFRS制度。

會計制度改變 企業財報大洗牌

我國會計制度近幾年 由 GAAP 改成IFRS

過去數 10 年,我國使用GAAP會計制度。
但是從 2012 年開始,上市櫃公司可自行選擇使用 IFRSs
2013 年開始,所有上市櫃公司強制規定須要遵循 IFRSs。
非上市櫃及興櫃公司,則規定須從2015年開始遵循 IFRSs

 

資產重估價後 淨值大幅成長

過去土地、不動產等資產,使用成本市價孰低法入帳;
改為 IFRSs 後,企業可以用 "公允" 價值入帳。
所以許多有很多資產的公司,如 : 新光金(2888)、藍天(2362)
淨值大幅成長。
實際擁有的東西沒變,只因為遊戲規則改變,產生"看起來好像改善的"現象

禁止適用非常損益 

過去 GAAP 制度,如果有一筆平常不會發生的損益,
像是匯兌損益,可以獵到非常損益項目。
然而現在IFRS禁止使用非常損益,投資人需要從附錄中找尋重大損益的資料。

營建業改成全部完工才能認列營收

過去營建業可以使用完工比例法認列營收,
但是現在需要等全部完工後才能認列營收,
所以會看到幾乎每檔營建股,營收成長率都是暴起暴落。
因為工程通常都要進行很久,可能好幾個月內都沒有工程完工。
所以一些財務工具就沒辦法充分表達公司狀況。(如:營業現金流量流動比和速動比)

百貨裡的專櫃收入不算營收

例如 : 假設遠百裡面開了間 L'oreal,
這個月 SK II 的營收有 100 萬,要付給遠百 20 萬的利潤抽成。
在過去會計制度下,遠百這個月營收就有 100 萬,毛利 20 萬;
但改成 IFRS 後,遠百只能認列 20 萬營收。
雖然改變制度前後,實際的利益完全沒改變,
但因為表達方式不同,而讓資訊使用人產生不同觀感。

IFRS 讓財報 更能反映公司真實狀況

卻也提供公司更大的操控空間

過 GAAP 規定的是 "規則" (principles),
IFRS 提供的是 "準則" (Standards)。
所以公司可以在資產、營收等項目上,靈活調整,
可以讓資訊在接露上,不再因會計制度而綁手綁腳,可以更忠實表達。
但也讓一些公司藉機利用這點,操縱數字,愚弄財報使用人。

所以投資人要更加注重數字背後的故事,也就是經營本體
而不只是看看財報上的數字。
要想想看為何現金會增加?
如果市場衰退,為何營收還會上升?可不可能連營收都是假的?
把整份財務報表抓下來看一看,才更能了解每一個數字背後的意義哦!
完整的財務報表,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。